分股这个词,一开始感觉像是工作汇报里的专业术语,然后它就在朋友圈里“小火”了。我想,这应该是因为大家都被各种股票、基金搞得头晕眼花,现在又出来一个“分股”,不火都不行。
为什么要把企业利益分成股份呢?企业不就是老板一个人的吗?这股分得不像是大家在闹着玩儿的吗?这背后藏着一个“高深”的道理,那就是“利益均沾”。
一、为了“蹭上自媒体的热度”
先说最基础的,那就是为了吸引投资。现在的企业就像是一块大蛋糕,如果谁能够把这块蛋糕切成100份,那么就能吸引到更多的人来吃。当然了,老板不能白切,得给自己留点块头,剩下的大家分。这时候,大家就变成了“股东”,手里拿着一小块蛋糕,吃完了还想再来一份,从而变成多次的“股东”。这就是投资的魅力所在,也是“分股”的初衷之一。
二、为了“缩小”公司规模
有时候,小团队想要做大,会发现很多问题,比如资金瓶颈、人力不足。这时候,如果把公司“分股”,瞬间就能扩大到数百人的规模,这不仅解决了资金问题,更让“股东”们觉得自己很有面子。于是,大家在朋友圈里晒出自己成为“股东”的照片,脸上的笑容比吃了蜜还甜。
三、为了“避免”决策失误
在企业经营过程中,老板一个人的决策难免会盲人骑瞎马,造成决策的失误。如果大家都成了“股东”,那么决策过程中就可以集思广益,甚至在管理层内部形成一个“董事会”,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大决策失误。大家都是股东,没有人会愿意自己的钱打水漂,因此大家都会积极地提出意见和建议,共同决策,把公司带上更稳健的发展之路。
四、为了“提高”员工积极性
老板给了员工一份好“股票”,员工们在高兴之余,也会更加努力工作,因为这不仅仅是为公司工作,也是为自己工作。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被激发出来,公司的发展也会更加稳健和充满活力。
总而言之,分股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,更是社交娱乐方式之一。当人们手中握有股份,就会产生一种被重视的感觉,且更加主动地为企业的发展出谋划策。这不仅能够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发展速度,也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谈资更加丰富。当然了,我们在朋友圈里展示这些“股”的时候,也要注意不要过分炫耀,毕竟,做真实的人,才是最酷的。